本文作者为《Horticulture Research》(《园艺研究》刊物主编、康奈尔大学博士、程宗明,年底的学术会议如火如荼、层出不穷,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本文为程宗明教授关于国内国外学术会议的一个观察,首发科学网博客,特此分享。
通常国外的会议通知时间都比较长,至少也会有几个月。而国内会议的通知通常比较短,有时甚至一直到会议前一两个月才最后确定时间,具体会议program都要到开会前夕才知道。有次想去浙江开一个会,到开会前几天才有大会具体日程,本来觉得会议还挺好(名称上看),结果到会议前两天才看到最后会议报告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值得听的报告,结果买了火车票,也退了!省了三天时间。真搞不懂为什么会这样,既浪费自己的时间,有浪费其他人的时间。
国际会议极少看到主席台上坐一排人。这样主办方也不必为谁就坐而烦恼。而且节省不少会议时间。很多国内会议会设一个主席台。就坐一些学术界大佬和政府官员。
我一度在国内组织和参与组织过好几个会。第一次的会就不想设,希望和国际接轨。临时还是没抵抗得过同事的坚持,弄了个主席台,就坐了一些领导,介绍了一下。几乎都是有行政职务的人。
2014年10月组织的以《园艺研究》杂志命名的第一届国际会议,就没有设主席台,没有任何人就坐。一个讲台,大会主席宣布开幕,请一个校领导致辞,一般5分钟,会议就进入主题报告。
2014年在北京做联合主席的那一次国际葡萄育种和遗传会议,大会就坐的人员名单,一直到大会开之前30分钟才最终确定。……要是让我排谁坐那儿,太难了!
国内很多会,更有甚者,为了撑门面,请院士,请领导,听说还要给“出场费”,很多人满天飞,为很多会议“壮胆”。这也变成了主办者和大牛们拉近关系的一条途径。我是一份钱出场费都没花过。会议觉得也都办得挺好,特别是年轻人都很喜欢。
国际会议通常只有一个很短的开幕发言,有大会主席或当地的行政主办城市做个简短欢迎词,一个人几分钟。这次在意大利的葡萄生理和生物技术会议,大会主席,Verona大学的副校长(Vice Rector)MarioPezzotti 教授就请他的顶头上司和Verona的市长各讲了5分钟。
最奇葩的一次是2009年开的一个会,请了一个退休的副部级干部致辞,结果滔滔不绝讲了一个半小时!而且和会议主题几乎不相干!另一个人也一样,结果一个开幕式,就是一上午!结果把整个会议报告日程全打乱了。我的一个朋友的报告也给推迟了三次!……这次在法国开的会,大会主席就直接宣布会议开幕,连他的法国农业部的试验站中心的领导也没请来说几句!他胆子也挺大,连自己的上司也不放在眼里!讲老实话,“我还不敢”。
国际会议的合影,很多都没有合影,比如大多数美国专业学会的会议,主要是人多。一些小的会议合影,大家也都是随便站,5-10分钟解决。而国内会议,前排放椅子,再从中间向两边依次按“权势”大小排开,常常看到大家你推我让,“非常客气”。合个影,有时为了等一个重量级人物,常常要20-30分钟。
国际报告内容国际国内差别也很大。国际会议的小报告大都是未发表(将来时)的内容,或者是刚做完,正在写的研究(现在进行时)。大家可以讨论,也希望自己做的东西让人家知道,同时也希望参会者帮助提意见和完善,常常我们会说,你的这个方法有些问题,你用我的或我看到的某某人的方法会更快更省。
好像大家都不怕“ideabeing stolen”。几乎很少有人去做同一个东西。或者给人家肯定,这个方法好,这个题目有价值。参会人员也会借鉴报告的新方法,很多人都会共享数据。
而国内的会议报告几乎都是已发表的东西,很多都是发表好几年的东西,基本都是知名人物做报告,鲜少有博士、年轻讲师作报告。私下问人,为什么,说是怕人偷了“idea”。
其实,国内做的大部分都是跟风研究,包括我自己在南农实验室的大部分工作,也都是一次或二次“跟风”研究,有什么“怕偷的”,有什么“值得偷”的呢。
国际会议很多人都会坚持到底。最近在意大利开的葡萄生理和生物技术会议,请了新当选的美国科学院院士JimGiovannoni做大会报告,他是第一个做报告,而且听了最后一个报告!中间几乎全部都在!而他最近还临时被抓差,顶上他单位“头头”的位置!说“很忙”,一点也不过分。而国内一些会的大人物,常常露个面,做完ta的报告,就消失了。甚至很多“小人物”,也常常半途就不见人了。往往就不见人了。
国际会议把会议Poster报告看得很重,这对年轻人,和一些想听取意见的年轻学者来说,都有参与的极好机会,而国内大部分会议poster都很少。这样学生交流的机会,“露脸”的机会就很少。
国外,这种会议都是学生找读博、做博后、和找固定工作位置的展示自己的机会。我希望看到国内会议更多这样的墙报展。
2014年我组织的第一届国际《园艺研究》大会,就设了墙展,但只有30多个posters。今年10月我们要开国际园艺研究第三次会议,我们将更多地鼓励和奖励墙报展,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
大多数国际会议都会设有研究生口头报告和墙展(poster)奖。有一个国际评奖委员会负责评选。这次我在意大利开会,有220多个墙报,分了五组,评选两个poster奖,每组三个评委。得把30-50个posters看完,三个人讨论,意见不一致,还要再去看第二回。2014年我们开第一次园艺研究国际会议,我们就有墙报评选,有一二三等奖,一等奖3000元人民币!
开会,青椒们顶礼膜拜大牛们,是国内和国外会议常有的事。只是在国外开会,见个大牛,和大牛们随便聊聊太容易了。
有一年我们在UC-Davis开第二届国际《园艺研究》会议,我们请了美国科学院院士,威斯康辛大学Madison星空体育官方入口 星空体育官网分校的Richard Amasino教授,25年前我刚刚做助理教授时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就见过他,现在和那时没有任何差别。开会时有些人要和他合影,满口答应,没有任何架子。随便聊,在请他来开会时,我的同事、我、和他之间的email交流也是很客气。国内,有一些大牛,一是见不到人,二是基本无法接近,更不用说谈学术,特别是谈学术细节了。
国际会议,基本没有人接送。大牛小牛都得自己去。我现在组会也是不包接送,少数国外的人会安排,毕竟他们对国内的交通不熟。
尽管说了这些差别,大多是吐槽国内的会议缺陷,说国内的会议繁缛东西太多。但毫无疑问,国内会风也在大大改善,我参加过一次中国植物学大会、一次微进化会议和中科院植物所孔洪智老师组织的新植物学家进化发育会议,就办得很好,和国际会议类似。官气很弱,学术气氛很浓,大家都能学到很多东西,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扩展自己的研究思路。像马红教授(复旦生科院院长)和大家交流也很多,墙展讨论也很热烈。在华中农大和刘继红教授一起组织的两次会议就没有官气。开这样的会是一种学术享受,学术营养大餐。
希望国内这样的会越来越多,越多越好。这样才能有好的学术交流,增进合作,使科研水平得到提高,让科学起到促进社会进步和改善生活水平的真正的应有的作用。这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一点一点地改善。
我导师新加坡院士,收到国际会议的邮件,说他最近发表的XX工作很有意思,邀请他去做报告,他回复:我退休了,不去,这些工作都是我学生发的,你请她去吧,她现在也是大学老师了。我当时心想:老师,您真看得起我,人家请的是您这个院士,我这种菜鸡谁鸟我啊!结果转天我真收到了那个会议邀请报告,我当时想着:这么不挑吗?[捂脸][捂脸][捂脸]
老师总结的真好!不过还有一个问题也希望您能讲讲: 国内的学术会议发言机会,不是根据投稿论文的水平定的,是组织者给的自己的熟人,所以国内会议是圈子会。不知国外会议发言是如何确定的?
近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天府新区经眉山至乐山高速公路(以下简称天眉乐高速)两河口特大桥顺利实现双幅贯通记者从现场获悉该大桥是天眉乐高速主线范围内跨度最大的连续刚构桥此次双幅贯通标志着项目重难点工程取得重大突破也为全线建成通车打下了坚实基础两河口特大桥顺利实现双幅贯通天眉乐高
【来源:抚顺交通广播】 集健身、休闲游乐、观景于一体投资2000万元总占地面积11.
岳阳晚报7月10日讯(周磊 李时雨)近日,岳阳市城运集团在该市中心医院新老院区间开展无人机物资运输,利用无人机送检样本、运送消毒器材,并配有医用级恒温箱,将原本近30分钟的运输时间缩短至10分钟左右,单次运送能力达10千克,实现点对点无人配送。
2025年7月14日晚,乐山市市中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在常态化渔政执法巡查时,发现周某在大渡河流域使用网具进行非法捕捞,渔政执法人员立即制止周某的违法行为,现场依法暂扣网具1副、船1艘和渔获物4.75公斤。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高小布)正值暑热天气,荆州高新区新318国道旁的二广高速荆州绕城段3标段施工现场,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建筑工人正顶着炎炎烈日,有序开展清表、桩基承台、墩柱等施工作业,多台大型机械设备轰鸣运转,奏响项目建设“奋进曲”。
随手拍摄的一段菜品视频,被认定为“违法广告”,面临45万元处罚……近日,一张由山东临沂市兰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3月出具的《行政处罚告知书》引起热议。事情源于当地一餐馆老板张女士,年初在短视频平台发布的一段展示菜品的视频。
#阳江第一村 #黎田在贩卖阳江 #黎田户外 #黎田落村 #黎田户外柴火煲仔饭
女教师称调岗一年后发现被降级,校方承认未履行告知义务,曾承诺将补发工资 当地教体局回应(红星新闻)
男童扁桃体手术脑死亡 当地卫健局介入调查!#手术 #卫健委 (来源: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