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筑楼板是用于改善楼板撞击声的一项建筑工艺,主要由:钢筋混凝土现浇板、保温隔声板、钢丝网片、混凝土保护层等结构组成。通过施工,可以有效降低楼板撞击噪音15-20dB。
1.1保温隔声板是浮筑楼板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将具有保温隔声作用的材料,铺设于楼板上,再在保温隔声材料上浇筑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将保温隔声材料、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墙体之间设置竖向隔声材料,形成楼地面的整体保温隔声系统。浮筑楼板保温隔声系统是设置在楼板上侧,自下而上由混凝土楼板基层、保温隔声板、混凝土保护层(内含钢丝网片)构成,起保温、隔声作用的楼地面构造系统,如图 1 所示。
1.2 目前,推广的浮筑楼板保温隔声系统外观多样,如图 2 所示。芯材采用石墨模塑聚苯板,加工后在其顶面粘贴无纺布作为增强层,用于建筑楼地面保温、隔声的复合板,要求整体燃烧性能达到B1级。
1.3 竖向隔声片 设置在保温隔声板、混凝土保护层与墙体之间的竖向隔声材料。
1.4 防水胶带 粘贴在保温隔声板拼缝、竖向隔声片之间拼缝或者保温隔声板与竖向隔声片之间的拼缝上,防止混凝土振捣时水泥浆向下渗漏,起临时密封作用的单面胶粘带。
1)根据企业规范,结合工程实践案例经验,要求性能指标满足以下要求:表观密度 18~22 kg/m3;导热系数≤0.035 W/(m•K);体积吸水率≤5 %;压缩强度≥18 kPa;压缩弹性模量≤0.5 MPa;燃烧性能 B1 级;产烟毒性不低于t1级。
2)厚度宜按热工计算和隔声要求共同确定,但不得低于15mm。若混凝土保护层内设置地暖热水管,保温隔声板的厚度不得低于25mm。
1)无地暖时。一般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且要求不含粉煤灰,强度等级宜为 C25,厚度不低于 40 mm。面层内配筋应为 Φ4@100 双向钢丝网片,钢丝网片距面层顶面 10~15 mm(要保证钢筋的位置在整个面层的中部或中上部)。
2)有地暖。应采用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宜为 C15,厚度不低于50m星空体育网站 星空体育首页m。面层配筋宜为Φ4@100 双层双向钢丝网片,上层钢丝网片距面层顶面 10~15 mm,下层钢丝网片位于面层底部。
当地面面积>30㎡或边长>6m 或室内门洞处时,细石混凝土面层应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不应<8mm。
应粘贴竖向隔声片,将保温隔声板、混凝土保护层与墙体隔开。竖向隔声片(宽70mm)至少应高于混凝土保护层表面10mm,宜按图 3 设计。
浮筑楼板保温隔声系统施工过程中应按照施工工艺和施工要点要求,做好质量把控。目前,系统施工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如下。
2)钢筋搭接不到位(见图5),钢筋可焊接亦可绑扎,但绑扎时存在接头朝下,导致隔声保温板面层损坏。
3)保温隔声板与墙体之间未填充竖向隔声片(见图 6),或填充的存在较大缝隙(图 7),要求竖向隔声片拼缝宽度不应>1 mm。
1)材料在贮存和运输的过程中,应做好防雨、防晒措施,到场后应在室内堆放,保温隔声板不应平放或直接接触地面,应竖放码垛在平整干燥的场地托块上,运输时应轻拿轻放。
2)清扫建筑垃圾,地面与墙体连接处凸出物需清理并保持基层干燥,验收系统高度,找基准点并保证达到 40mm或50mm混凝土面层。
3)内墙砌筑完成、抹灰完成,楼地面基层、墙面、墙脚处凹凸部位完成清理后方可进行施工。
5)完成竖向隔声片、板材、钢丝网片、防水胶带、保护层浇筑等工艺后,均应做好成品保护,禁止在施工后的保温隔声板面上堆积材料和大型施工器材。
1)基层应平整、干净且干燥,然后弹地坪标高线)在墙脚处墙面不间断地布满粘贴竖向隔声片,要求:拼缝宽度不应>1 mm、竖向隔声片应至少高出细石混凝土面层上表面 10 mm(高出部分应在养护结束后割去)。
3)保温隔声板应平整铺设,板缝应相互对齐,横平竖直。相邻保温隔声板间应紧密相拼,拼缝宽度应<2 mm。
4)在板材与竖向隔声片间、板材与板材间的拼缝上应粘贴防水胶。要求胶带在缝两侧宽度应相同(防水胶带至少宽 4.8 cm,两边均等,至少各宽 2.4 cm)。要求粘接时挤出胶带里的气泡并抹平胶带。若无法抹平,可在外侧再粘贴胶带以加强密封,防止水泥浆渗漏。
5)铺设Φ4@100 钢丝网片。一是要求钢丝网片应洁净、无损伤。二是铺设时在其下方垫垫块(确保钢丝网片位置,钢丝网片距保护层顶面约10~15 mm)。三是钢丝网片搭接应用细铁丝绑扎,搭接宽度≥100 mm。绑扎时应注意铁丝头向上,避免铁丝头刺破保温隔声板和防水胶带。四是钢丝网片应在伸缩缝处断开。
6)在保温隔声板上做灰饼,与墙面保持至少50mm距离。(浇筑混凝土时最好将灰饼取出,防止灰饼与混凝土粘合处产生裂缝)。
7)出塌饼,浇筑混凝土保护层。浇筑时,应铺设木板防止小推车后脚损坏板材,钢丝网片需提至混凝土层中上部位,并用平板振捣器密实,保证混凝土层不低于 40 mm。在墙角处、穿楼板管道处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不应将混凝土进入竖向隔声片和墙体之间。浇筑时注意及时调整钢丝网片的位置。
8)混凝土保护层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来回三遍,再刮平,保证细石混凝土的密实度、强度。低洼处应用混凝土补平。待2~3h混凝土稍收后,采用铁抹子压光。压光工序必须在混凝土终凝前完成。
9)压光后覆盖土布洒水养护,要求覆盖物湿润,一般 10~15 d,每天应洒水 3~4 次。当平均日气温低于 5 ℃ 时,不得浇水。当面层保护层抗压强度达到 5 MPa 后,方可走人。养护期内严禁在其上推手推车、放重物品等。冬季 15 d 内不得堆放或承载重物。10)切缝时间(具体时间依据工地现场实际情况而定(如天气情况、现场情况),切缝时间应在细石混凝土终凝后尽快进行)。要点:混凝土浇筑 48~72 h 内在应力集中处切割伸缩缝,切断钢丝网片,宽度控制在 3~5 mm,深度控制在 15~25 mm。
为确保浮筑楼板保温隔声系统的保温和隔声双重性能,现对毛坯房在交付后装修上提出如下几点意见。
1)装修时,严禁拆除、破坏浮筑楼板保温隔声系统,水管、电管等线管应设置在室内顶部吊顶区域内,禁止在楼面混凝土保护层内切缝、开槽等。
2)针对安装实木地板、复合地板,推荐砂浆找平地面后采用直接铺装式地板。禁止采用传统龙骨打钉式木地板,因地面打钉会破坏面层混凝土强度,使混凝土面层松散、开裂,并导致装修地板出现松脱、裂缝、变形等现象。
3)在装修过程中,禁止在设置该系统的区域内进行蓄水。因细石混凝土面层与墙体间留有伸缩缝,避免水进入隔声板与楼面的空腔中,产生楼面积水或渗漏的现象。